
一举成名
在财校读书时,李小明喜欢写日记。两年里,写了厚厚的四本。渠秋月结婚的那天晚上,李小明把保存了几年的日记和诗稿,包括工作后为渠秋月写的情诗,统统付之一炬。现在,李小明仍然写诗,但早就不写日记了。他在电脑
在财校读书时,李小明喜欢写日记。两年里,写了厚厚的四本。渠秋月结婚的那天晚上,李小明把保存了几年的日记和诗稿,包括工作后为渠秋月写的情诗,统统付之一炬。现在,李小明仍然写诗,但早就不写日记了。他在电脑桌面上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日诗”。
“日诗”的意思,就是“每日写一首诗”。
再过两年,李小明就五十岁了。年近半百的李小明,诗歌仍然没写出名气。李小明就有些着急,觉得来日不长,不能仅仅满足于“日诗”了。他给自己定下“日三诗”的目标,并准备春节前出一本诗集。
写诗不像撒尿,尿想撒就能撒出来,诗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为了完成既定目标,李小明想出一个遏制惰性、开发潜能的绝招:每次小便之前,必须完成一首诗;完不成任务,决不下便池。
这一招特别管用。因为再懒惰的人,也不能不撒尿。想撒尿,那就只有先写诗。那诗作,等同于撒尿许可证。
渐渐地,一有尿意,李小明就条件反射地想到了写诗。
为了多出作品,李小明逼迫自己每天在办公室喝三瓶开水,晚饭后在家喝一瓶。曹兰看他坐在书房里一杯接一杯地喝水,就有些担心。曹兰说,老李呀,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啊?
李小明说,滚一边去!糖尿病还要少喝水呢!我这是在酝酿诗意呢!懂吗?
曹兰当然不懂。她初中肄业,在诗人丈夫面前很有点自卑。结婚这么多年,她最怕李小明说她没文化了。而且,只要李小明一说到诗文什么的,她就立即噤声。比如六月底的一天,曹兰在公司吃过午饭回家拿身份证,却发现家里的防盗门打不开了。按门铃,李小明没在家。打他手机,却在屋里响起来,但没人接听。曹兰刚要下楼,对门的王国斌出来倒垃圾。王国斌说,我下班时看见老李回来的,应该在家睡觉吧。曹兰就打家里的电话。过了一会儿,李小明果然来开门了。开了门,曹兰就看见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沙发前叫她“阿姨”。曹兰立刻掼下脸来,什么事见不得人哪!大天白日的,一男一女反锁了门干什么事啊!那女人低下头,拎了包就要走。李小明对曹兰怒道,你这叫什么话呢!人家是来学习写诗的!曹兰说,写诗干嘛反锁上门啊!你欺负我不懂诗是不是!李小明说,你就是文盲!写诗需要绝对安静,不受外界干扰,你懂吗!曹兰不做声了。她不懂诗,但懂事。她懂得那种事捉不到双,就不能乱说。
听李小明说喝开水还能酝酿诗意,曹兰觉得很稀奇。到了公司,就说给同事听。同事听了哈哈大笑,老李是有意装神弄鬼,逗你玩呢!
女同事海蓉听了没笑。海蓉平时也喜爱写写画画的,她神色庄重地对同事说道,怎么叫装神弄鬼呢!诗人跟俗人就是不一样!俗人喝水都塞牙,诗人喝水能酿诗。打个比方说吧,同样是桑叶,猪吃了拉屎,蚕吃下去,吐出来的就是丝。
海蓉一番话,说得同事有的吐舌头,有的皱眉头,有点握拳头。
曹兰回家,把海蓉的话学给李小明听。李小明听了,连声赞叹,说海蓉将来会成为超级大诗人,就要曹兰把海蓉带回家来认识认识。曹兰说,算啦算啦!那丫头不讨人喜欢的,给人感觉总是怪怪的。李小明说,那叫个性,不然凭什么写诗呢。曹兰说,还个性呢,大伙背地里都说她毛病。
第二天,曹兰特地去超市买了一只新水瓶。做晚饭之前,先灌一瓶开水,专门供李小明喝了酿诗。
李小明喝得有了尿意,就赶紧动手写。有时写在纸上,唰唰唰,一气呵成;有时在电脑上敲,哒哒哒,感人肺腑。诗写得满意时,随后的小便也撒得痛快淋漓。写得不顺手,尿得就断断续续不畅快。诗句难产时,只能憋着尿,硬着头皮写。有一回,大脑中诗意空空,小腹里却惊涛拍岸,排山倒海。李小明越是着急,注意力越是往下半身滑落。他告诫自己不能坏了规矩,一次坏了,就会有下次。于是,在电脑上敲出自我激励的句子:
完不成诗作
决不上厕所
宁可被憋死
决不能懒惰
默诵了几遍,忽然大叫一声,嗨!这不是五绝吗!妙手偶得啊!随即冲向厕所。
释放了负担,李小明一身轻松,如同陶渊明辞掉了官职。他给那首五言绝句加了一个题目——《尿前一首诗》。
李小明对写诗秘诀一直秘而不宣。我们是从杜元龙那里得知这个秘密的。杜元龙到李小明电脑里查一个资料,偶然发现了《尿前一首诗》。我们仍然不大相信,很想验证一下。几个人就拉李小明去酒店喝啤酒。喝了啤酒,我们故意接二连三去洗手间,逗引李小明的尿意。李小明起初坚忍不尿,脸憋得通红。
忍着,忍着,终于忍不住了。
李小明说,小姐,请拿纸和笔来!
小姐捧着菜单夹,站到李小明身边,先生要加什么菜,请讲。
李小明急不可耐,一把夺过小姐手中的笔和菜单夹,跑到打扑克的小桌子前,弓腰撅腚写起诗来。写完,扔了笔就往洗手间急跑。
如此这般,李小明一天少的能得诗五七首,多的有十几首。七月份平均每日得诗6。83首。这样的速度,一个月出一本诗集,数量也足够了。
接下来,李小明开始考虑自费出版诗集的事。他打云中燕电话,问她是否了解这方面的行情。云中燕建议他先在报刊上发表,等有了名气再出集子,也能好卖一些。
皇天不负苦心人。时隔不久,就有一个老板主动跟李小明联系,愿意出资为他开一次诗歌作品研讨会。
李小明有点纳闷,自己在局里不是领导,在文坛没有名气,在性别上不是女人,那个老板为什么要掏钱包装一个年近半百的诗人?就怀疑是个骗局。上网一查,那个公司上个月注册的,实际注册资金二百万,资本运作主要是参股燃气具的生产企业。
老板名叫梁尚军,淮安华夏燃气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星期五下午,李小明接到梁总约请喝茶的电话。下班时,梁总开着奥迪A6到工商局楼下接李小明。梁总三十四五岁年纪,浓眉深目,风度翩翩,比李小明见过的所有诗人都更像诗人。
到了吟风茶吧,叫了两壶铁观音。梁总开门见山对李小明笑道,李老师,你肯定在猜测我赞助你的动机。李小明笑道,正是。梁总看着李小明说,我们其实见过一面,你能想起来吗?李小明摇摇头。他在车上就打量过了,肯定不认识这个人。
梁总从包里掏出两本存折和一张银行卡,摆到茶几上,说,这是你的东西,现在物归原主。
李小明打开存
版权声明:本文由wg999今日新开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