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堂课的三个错误
那天是2008年11月11日,星期二,是个好日子,54周年校庆日。学校那天举行了隆重的教学经验交流大会,我不巧安排作为教师代表之一发言。肯定不少人认为我很荣幸,但事实上这是个高风险发言。由于交流主题特
那天是2008年11月11日,星期二,是个好日子,54周年校庆日。学校那天举行了隆重的教学经验交流大会,我不巧安排作为教师代表之一发言。肯定不少人认为我很荣幸,但事实上这是个高风险发言。由于交流主题特殊或者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多少有点只许成功、难容失败、即便成功、难奈压力的味道。我不喜欢压力太大,所以生活中宁愿不要太好的社会评价,好让自己在门缝里偷闲生活。但矛盾的地方在于,我每做一事又天然很认真,一认真,就偶有出众的现象。无论如何,首先是虚荣心作怪,心里念叨,千万别太紧张,如果发言时思维短路,就丑大了,我“一世无名”也就恐难保全。敢于失败!敢于失败!以台下人看起来绝对从容而内心紧张的姿态走上了那个很时髦的演讲台,难以忍受的特殊时段终于在顺利之中结束了,我那放松的感觉便是立马兴奋起来,我要上课去了!是的,那天那堂课的经历才是我最要感受的。前叙文字不过是个引子罢了!迈上轻快的步伐赶到我的教室。第一节课因为参会,安排他们看一场激烈的大专辩论决赛的VCD。我进去的时候,余秋雨已经在点评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此堂课的第一个错误出现了。这是个机械错误。突然之间牒卡住了。大家正看在兴头上,不免有些着急。我就顺势发话:有哪位电脑高手,帮老师看看?一个同学走出来了,我满心欢喜,刚要说“谢谢谢谢!”不想苗条女生款款走出了教室(这我知道,课间到卫生间去了)。紧接着,又走出来一男生,我想这肯定是来瞧电脑的了吧,全班都看着呢,看着看着,他也款款走出了教室。同学们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开始圆场啰:各位同学,真是惊人相似啊!上周日上形势课时,离上课时间还有几分钟,进来一漂亮女生径直来到黑板跟前,拿起黑板刷“刷!刷!刷!”擦掉了上节课的文字,老师当时一阵窃喜,今天待遇真不错。就在老师回头一望的时候,发现女孩正在黑板上写到:本教室课后有用,请自习的同学另找座位!教室里顿时漫出一层笑波。
看完辩论赛,我得抓紧时间讲完专题。我的结束标题是:中国经济的“娜拉”命题。言下之意,鲁迅有过一篇《娜拉走后怎样?》的文章,分析易卜生作品中女主人翁娜拉的命运走向,鲁迅言:娜拉不是回去,就是堕落,或者是饿死。我言中国市场经济,一是不可能回去,即回到计划经济;二不可堕落,成为坏的市场经济,比如东南亚的裙带经济、拉美的腐败经济、俄罗斯的寡头经济;三大约是不能贫富悬殊太大,穷人过不下去。讲到这里时,第二个错误出现了(其实这个错误是屡教不改的错误,以前我也犯过),这是个读音错误,我把“娜拉”的读音弄错了,发出“lānà”之音。同学们开始齐声纠正我的发音错误,应读“nàlā”。我老老实实地学着:lālā,可学错了;同学们再次纠正:应读“nàlā”,我再次老老实实地学着:nālà,我再次读错了;最后也就是第三次,同学们再次纠正:应读“nàlā”,我终于读对了:“nàlā”。面对同学们我开始肯定自己:老师终于读对了!一个男生紧跟着我说了:老师终于还是写错了!回头看自己的PPT,赫然写着:“拉娜”命题!是呵!读就读错了呗,你干吗还写错?多么不严谨的一个马虎型老师(下次一定要注意,说是下次,我都知道,我还会犯错的,诸如把序号“五”写成“无”,把“以下”写成“一下”,但还是在这里慎重警示自己:下不为例,仔细检查)!
终于用辩论赛的语速讲完了专题。一阵轻松扑面而来。我高兴地说: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今天不是周末!天啊!今天不还只有星期二吗?我犯了第三个错误:时间错误。一次公开发言后的放松感竟然叫我制造了这么频繁的事故,值乎?太值也!你想想,在人生之中,又有几回如此爆笑的教学经历?记录下来,就是留存快乐给未来的日子。
说到底,快乐就是这样无孔不入。就像上午办公室人员出差回来,感叹出门就是被骗,就连卖小报的也骗人不商量,他们在火车车厢里大叫大嚷:卖报啦,卖报啦,著名影星某某某(不好说明,怕惹官司,呵)跳楼自杀。赶紧掏钱一买,拿着报纸,找遍了报纸上的所有大街小巷,根本就没有什么跳楼一事。上当的时候,我们不禁抿嘴笑了。有时候就是如此,你不妨理解多一些事情为快乐!
版权声明:本文由wg999今日新开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