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在心

看过电视台庆贺金婚老人的电视节目,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看到这些耄耋之年的老人,夫妻双双相互搀扶着来到电视台节目现场,就像他(她)们几十年来相互搀扶着走过人生道路一...
杂文 2025-05-18 3

科学的发展

我们的世界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啊?水、空气还有阳光、土壤,哦太多太多了。它们都是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都实实在在在那里的东西,我们管这些东西叫大自然。在大自然存在很多年...
杂文 2025-05-18 1

从悼亡诗看古代文人的女恋情结

悼亡诗,是古代诗人用以祭奠妻子或心仪女人、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抚思的一种诗歌形式。近年来,人们对悼亡诗格外关注,有人特别编著了悼亡诗史,用以研究古代诗人的情愫...
杂文 2025-05-18 0

我对苦乐人生的一点浅见

人生几何,年不满百,天地悠悠,光阴过客。何为苦?何为乐?具有不同道德修养和不同地位的人,其苦乐观自然不同。苦与乐,是一对冤家,却又常常形影想随。有时互相交替,有...
杂文 2025-05-18 3

围城中的女人

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男人贫穷的时候,最怕女人嫌弃他,而男人发财了,就不把女人当回事了。对于男人的贫穷,女人不是很怕,怕的是男人穷而懒,...
杂文 2025-05-18 3

《不能说的秘密》——不能不说

清澈的眼神、青春的笑脸、清纯的学生装、柔和清新的画面,第一眼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晚饭时无意间看到宣传周杰伦电影《大灌篮》的报道,节目顺带着赞扬了一番周董的导演...
杂文 2025-05-18 2

读书的享受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酷爱读书,他的一个富翁朋友就与他打赌,让他住进自己的庄园,每日独守书房,时间为一年,如果能坚持下来,就将庄园输给他。一年过去了,...
杂文 2025-05-18 0

官员财产公示的“七年之痒”

近日,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连续七年七次提出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的议案和建议。据悉,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前些年官方的答复,不是“条件尚不成熟”,就是“存...
杂文 2025-05-18 0

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最近几年,关于战争的影视剧越来越多,《亮剑》《狼毒花》《大刀》《士兵突击》……等等大制作的影视剧开始注重了战争背景下“个人”的描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一部比一部...
杂文 2025-05-18 3

我也说十送红军

关于红军的片子太多了,平常的片子写的都是一些军事政治题材,人物也是一些革命将领们,真正写到小士兵的很少,一支军队最基本组成还是士兵,革命最终的成功靠的还是人民群...
杂文 2025-05-18 0

细节是魔鬼

如果说,神仙住在天堂,人居住在地厦,那么魔鬼出入在哪?它就往来于缝隙之间,它名叫细节。谁也无法将细节这个魔鬼锁在笼子里,它有时沉睡不醒,让人感到它也许不存在;它...
杂文 2025-05-18 0

小学生早恋怨不着“牛郎织女”

“在我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落选新学期小学语文教材。昨(31)日,重庆市渝中区实验一小的语文备课组长陈蓓蓓,在翻阅刚刚领到的人教版十一册的新...
杂文 2025-05-18 0

鬼出没的地方

这是一种窒息的感觉,自从上次被那只该死的猫咬了之后,我的办公室,我的家,甚至我每每出没的地方都像是有一捆长长的绳子勒住我的脖子,我快要无法呼吸了,不!已经呼吸不...
杂文 2025-05-18 3

期盼大学精神高度的回归

每年的春夏之交,是一年一度牵动着千家万户的高考季节,对于许多人、许多家庭来说,在这个季节里都会孕育起一个美丽的梦境。梦境里他们有着许多期待、许多憧憬,也有着些许...
杂文 2025-05-17 2

解读大山

大山里面的孩子总是想走出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这年头,外面世界里的人竟然喜欢跑到大山来观光。他们来大山,看看那些驼着背叼着烟袋的老人,看看那些赤着脚挑着担的中年妇...
杂文 2025-05-17 2

浅谈当今散文创作的一些现象与反思

作为一种不讲韵律,不讲排比,没有任何束缚与限制的自由文体,散文从上世纪至今,如三角函数中的正弦曲线,走过了一个由波峰到波谷、又由波谷到波峰的路程,至上世纪九十年...
杂文 2025-05-17 0

解决禅宗公案:风动、 幡动还是心动?

这是关于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慧能大师在广州法性寺,寺内有两个僧人见风吹幡动,一个僧人说是风动,另一个僧人说是幡动,两人争论不休,这时,慧能大师...
杂文 2025-05-16 0

勿让安全“一失足成千古恨”

让我们看看这些数据吧,据新华网报道,翟忠民(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透露,多年来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道路...
杂文 2025-05-16 2

平凡感动见证社会文明

感动是一种情怀,是对生命的体悟。其实,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更需要感动。15日,《哈尔滨日报》报道了两则故事:一是,近七旬奶奶帮脑瘫儿圆入学梦,甘愿做“伴读生”...
杂文 2025-05-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