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侈辞杂文2025-03-15 04:08:48
最近几年,关于战争的影视剧越来越多,《亮剑》《狼毒花》《大刀》《士兵突击》……等等大制作的影视剧开始注重了战争背景下“个人”的描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一部比一部生动,一部比一部鲜活。但是面对战争,这些
最近几年,关于战争的影视剧越来越多,《亮剑》《狼毒花》《大刀》《士兵突击》……等等大制作的影视剧开始注重了战争背景下“个人”的描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一部比一部生动,一部比一部鲜活。但是面对战争,这些片子无一例外的还是太浪漫了,浪漫到让许多人开始盲目自信,开始憧憬战争。于是《我的团长我的团》来了,时间回转到1942年,中国大地正深陷于抗日战争的苦难之中,在一个离中缅边境不远叫作禅达的地方,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见的溃兵和百姓,因为种种命运际遇的原因而相会于此。战争的苦难和身体的伤病让他们过着绝望的日子。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剧中的主人公龙文章,用他狡黠的智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家国的无限爱恋聚拢了这一批看似乞丐般的士兵,使他们别无选择的不得不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剧中那种刺痛人心的真实,让我们不得不直面惨痛的历史,也直面国人的本性。让人心潮久久不能平复!好像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乱世,看到那段饱含屈辱的历史!
为了弄懂这部电视剧的背景,我浏览了有关资料。过去对于国民党军队在中缅边境,及印度支那地区的抗日战争,以前见诸报端和教科书的不是很多!所以大家了解很少。其实,如果不是中国远征军在那里参战,驻印英军早就全军覆灭了。甚至可能连蒋介石的重庆陪都也会随之沦陷,中国的抗日战争就会是另一种局面!孙立人、戴安澜、李弥...那些不大为人知的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战史!同里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松山大战...历时三年零三个月,伤亡近20万人。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急需的援华物资能够运达,把日军赶出了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为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提供了保证!“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毛泽东也曾为壮烈殉国的戴安澜师长亲笔赋诗!,现在作家和影视界敢于正视和注视那段历史,为国人和后代填补了那一段峥嵘岁月的知识空白,正彰显了我们社会的开明和进步!
剧中充斥着天南海北的方言,使死板的战争剧充满了活力,也充满了某些乐趣,那一批个性独立特行、性格鲜活、看似玩世不恭的炮灰,实为热血汉子的军人形象,让观众在笑声中流出悲愤的眼泪!这些也许会在历史里被记载为人杰的炮灰们,是真的存在过的!他们不为任何一个政治团体而战,他们为民族的尊严而战!现在的我们,不可能知道那些炮灰们的名字,可是他们应该被敬重,他们是英雄。如果说《我的团长我的团》包涵的教育意义,那是任何肤浅的文字都无法表达的,我只想借用龙文章的话说:我们的民族太爱安逸!是啊,这是我们民族的硬伤和软肋,即便把这句话放到现在,我们的民族依然如此。我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对这个硬伤的痛恨,因为自己也抱着这样的毛病。可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到生死存亡之境才能想到放弃安逸呢?居安思危,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我们都会说,可是我们都忘记了怎么去做……
电视剧只是一个载体,要汲取的是其中的内涵。无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我们都面临着威胁!钓鱼岛、黄岩岛、藏南地区...都还在外族手中,无数资源被侵吞、蚕食!领属的万里海疆还有异国军舰在巡弋、在觊觎!兵书《司马法》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只有锤炼青年一代的“亮剑”精神,以“犯华夏者,虽悍必诛”的气概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巍然屹立世界,生生不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