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祝》我的初恋
第一次听《梁祝》是上小学时候。那天放学回家,家门口围了很多同学,正在纳闷,从庭院深处飘来悠扬而沉郁的曲调,那是我从来没听过的调子。拨开围观的人群,循着旋律穿过长长走廊,看到父亲站在院子里,下颚夹着一把
第一次听《梁祝》是上小学时候。那天放学回家,家门口围了很多同学,正在纳闷,从庭院深处飘来悠扬而沉郁的曲调,那是我从来没听过的调子。拨开围观的人群,循着旋律穿过长长走廊,看到父亲站在院子里,下颚夹着一把琴,右手挥洒自如地拉着弓。我怕惊扰了父亲,索性站在原地不动,看着那个身材矫健,轮廓清晰俊朗的男人专注地拉着琴,好奇父亲怎么会奏如此好听的音乐。那调子婉转深情,悠扬哀伤,尚年幼的我莫名地被父亲感动,从那一刻起,决定和父亲学琴,我也想演奏这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
后来才知道,那是县城百货大楼唯一的一把小提琴,父亲花三百元买下来送给哥哥的。那个时候生产队实行工分制,家里没有收入,为让哥哥学琴,父亲揽了木工泥瓦工的私活儿,仅为挣一把小提琴的钱。
每天放学,我会早早回家,看父亲教哥哥如何协调肩关节,手腕,手指以及演奏时的灵活性、独立性和柔韧性。于是,我也吵着要和哥哥一样学琴,父亲没说话把琴压紧我的肩胛骨,被琴咯的酸痛难忍,只好作罢。
看我眼巴巴想学琴,父亲提议让学吉他,我眼睛一亮:“吉他能弹《梁祝》这样的声音吗?”父亲说可以,吉他不用下巴夹,端着弹就行了,为此,我乐了好几天。父亲为赚一把吉他的钱,步行到十几里外的砖瓦厂,联系帮别人赶制砖瓦坯模具,一个星期后父亲如期交货,换来一百五十元的报酬。当父亲揣着钱走进百货大楼的时候,吉他卖完了。
为了不让我失望,父亲决定为我手工制作一把吉他,在他眼中,做一把吉他的工艺要比制作砖瓦坯模具容易得多。他找来檀木,刨、锯、刀,手工做好夹子。我天天晚上守在父亲身边,看他每一道制作工序,想起那木盒子里有我的《梁祝》,便兴奋不已。吉他很快做好,那黑檀的质地非常光滑,加上父高超的木工手艺,表面几乎看不到木纹,后来和父亲一起到县城买了琴弦,上好柠檬油,顿时,那把吉他在父亲手里成了乐器。
我迫不及待让父亲弹一曲《梁祝》,可吉他发出的声音干涩,还有一种沙哑的感觉,远不如小提琴圆润,行云流水一般的轻快,于是,我怀疑上了父亲的当,嚎啕大哭,嚷着要学小提琴,要听《梁祝》。父亲诚恳地说等长大了一定教我,说完他讲起了梁祝的故事。从草桥结拜,到同窗共读促膝倾谈,从抗婚到楼台会,直至化蝶,那绵长悠远的故事听得让人入迷,原来音乐背后还有如此美好的东西。
现在才知道,父亲做的吉他,因为用了上好的黑檀,那是钢琴黑键必不可少的材料,时隔多年,当今也算得上是一件价值不菲的藏品了,而那干涩沙哑的声音,也正是当今古典及民谣吉他收藏家求之不得的音色。
后来父亲忙于打理生意,无暇顾及教我学琴,再后来初中、高中住校,然后就是考到外地读书,至今只会拉几首简单的曲子,从此,学小提琴成了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每当听到《梁祝》那深情舒缓旋律想起的时候,眼前总会有风光明媚的四月天,有相爱的人轻挥长袖婆娑起舞,仿佛又重现十八相送依依惜别的情景。
大量现场资料以及史料记载,梁祝故事发源地在山东,最近恰好就到达这座城市,也许这是冥冥之中的巧合。如今,父亲去了,只剩下寂寞的吉他,剩下无尽地思念。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能说出语言不能表达出的东西。花谢花开无时尽,年年花间觅仙踪,想念父亲了,便会听《梁祝》,因为那旋律里有父亲的爱,有我的初恋……
版权声明:本文由wg999今日新开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梧桐树下飘着爱的记忆
下一篇:那是什么样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