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有钱就变坏
男人有钱就变坏,几乎已经成为时下的共识,不相信乃至敢于理直气壮反驳的,实在没有几个人。所谓的“坏”,就是行为不轨,不忠于爱情与婚姻。为什么会这样呢?西方人对此以“我们为什么相爱”为题,作了深入的研究。
男人有钱就变坏,几乎已经成为时下的共识,不相信乃至敢于理直气壮反驳的,实在没有几个人。所谓的“坏”,就是行为不轨,不忠于爱情与婚姻。为什么会这样呢?西方人对此以“我们为什么相爱”为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为“男人有钱就变坏”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依据。
原来,在两性关系中,男人图的是女人的身体,女人图则希望得到男人的钱财。婚恋中“郎才女貌”的规则,基于的就是上述心理的。
“郎才女貌”规则,隐藏着极大的不稳定、不协调。按这一标准,男性的价值取决于才,才的衡量指标是事业成功,表现为钱财和地位;而女性的价值则决定于美貌。男性事业成功的程度,是随着阅历而增长的;而女性的美貌则随着年龄而衰减。两条线只在青春妙龄才有交点,过了这一佳期,两者则渐行渐远。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爱情是那么美好,一直为诗人所赞美,而婚姻虽经悉心呵护,却常常是磕磕绊绊,危机四伏。原因就在于:爱情是基于繁衍不息的生命冲动而产生的激情,是双方发自内心的相互欣赏。而婚姻中由于般配性渐渐失衡,男性守护婚姻,就有一种神圣的殉道之感,女性则担心男性见异思迁,往往疑心丛生,不信任男性。男性的满腔神圣凭遭亵渎,自然满心郁闷,感情自然渐渐疏离。双方如果执迷不悟,婚姻自然就,触礁搁浅,亮起红灯。婚姻中所谓的“七年之痒”,实际上就是一个关键时间点,到了七年头上,双方开始深深感到了心理的失衡。古人早婚,女子十六七已经是新嫁娘了,七年之后,不过二十三四,青春未逝,婚姻便开始发痒,想来真是可怕。
大龄女青年的远较大龄男青年焦虑,也是这个原因。
在“郎才女貌”规则下,古人是靠纳妾来求得平衡的。古人一旦有了钱,鲜有不纳妾的。清代的才子纪晓岚,真实的形象远非荧屏上善解风情的“钻石王老五”,而是姬妾众多。他好不隐讳自己“夜夜离不开女人”的雅好。唐玄宗纳杨玉环为贵妃时,面对反对声浪,给出的理由便是:“田舍翁多收了几斗麦子,尚且要换一个老婆。朕贵为天子,难道还不如田舍翁吗?”可见,男人一旦有了钱,即使是一个老农民,首先想到的,就是纳一房小妾。
其实,古之高洁之士引以为傲的“糟糠之妻不下堂”,实际上远非想象的那么崇高。实际的情形是:糟糠之妻固然没有下堂,但却是下了床的。名分虽在,却已然有名无实。“但见新人笑,哪见旧人哭”,实则是庭院深深的中最寻常的景象。糟糠之妻心中固然怏怏,但没有像“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那样被休回娘家,比上不好说,比下却真的是有余,心理也只好平衡了。
现代是文明社会,《婚姻法》皇皇在上,只能一夫一妻,不允许纳妾,于是就有了“包二奶”“养小蜜”这样的时代新事物,既有了先人纳妾之实,法律又管不着,倒也不失古风之乐。进年查处的贪官,其行迹几乎都有一条“生活糜烂”,投射出的,就是这种现象。不知那些“大奶”是何心态?按“没有不透风的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古训推想,她们是应该知道男人的所为的。但她们却不想知道或装作不知道。知道了又能怎样?离婚吗?那不正中男人的下怀,便宜了“二奶”“小蜜”了吗?权衡轻重,还是不撕破脸皮的好。细细想来,这是不是对“男女平等”的人类文明的最大嘲弄呢?
古语有云: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要破解“男人有钱就变坏”的千古难题,就只有打破“郎才女貌”的规则,代之以“郎才女才”“郎才女德”什么的。实在没有破解之道,索性来个“女人变坏就有钱”。男人变坏,女人也变坏,也就扯平了,真正的男女平等了。
至于伴随男人变坏而衍生的“二奶”“小蜜”,日后的归属又如何呢?十之八九还是嫁人。娶她们的人十之八九就是没钱因而也就没有变坏的男人。他们的心态又如何?是否也是不想知道或装作不知道呢?这更是引人深思。
看来人类社会同样适用丛林规则。
版权声明:本文由wg999今日新开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央视春晚到今天总算变成了尿点
下一篇:评 《白狐之前生债(全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