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茶的心情
茶一直给我一种温暖的情愫。它既有普通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和平实,又有“戏作小诗群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意,更有“道不修兮禅不参,吃茶吃饭困既眠,闲来篱落石边坐,一架茅蓬一架山”
茶一直给我一种温暖的情愫。它既有普通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和平实,又有“戏作小诗群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意,更有“道不修兮禅不参,吃茶吃饭困既眠,闲来篱落石边坐,一架茅蓬一架山”的禅境。一杯茶、一本书,可以是一件棉衣,帮我御寒,可以是一个救生圈,免我沉沦溺水,可以是盾牌,让我抵挡得了任何孤独寂寞。常常地,我就是在一盏灯、一杯茶的陪伴下,和一个一个的心灵对话,慢慢地,我觉得阅读本身就是一杯清茶了,温暖、馨香、回味无穷。
每到书城里的“书吧”读书,也是必泡一杯热茶在手边,就象古人读书要净手、焚香一样虔诚,习惯成自然,我想可能已经成为我读书的一种仪式了吧。爱这种清雅、温馨的仪式。
有一次我读到佛教中记载的茶有三德之说,既一是坐禅时,通宵不眠;二是满腹时,可帮助消化;三是茶为不发之物,可抑制欲念。僧人在解渴、坐禅、祈祷、茶会均用茶。就很是欣喜,因为我就是一个典型的“瞌睡虫”,夜晚想读点什么,读不上几页就开始打瞌睡了,我基本上是不知道失眠为何物的,所以有时候就特意地喝浓茶,看你还瞌睡不瞌睡,结果是我竞夸张得照常瞌睡不误,我高质量的睡眠其实就是我身体健康的一个法宝,对普遍地存在于人群中的失眠症和我都没有关系,天性使然,是我改变不了的。
因茶结缘、以茶会友。因业务往来,我们经常到被“中国国际品牌协会”誉为“中国第一茶城”的昆明“雄达茶城”,在“云宇公司”所属“得一”茶室喝茶,并和云宇公司马总的弟弟马兴高结缘,经常邀请我们到茶城的“阳光闲庭”吃饭和喝茶,赠送我们名贵的茶叶。还有茶城的“茶鸣凰”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一个茶室,老板小王是八十后的年青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细高挑身材,我们一去就用名贵的普洱茶泡功夫茶给我们品。在“中国第一茶城”——雄达茶城喝茶让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厚重而浓烈的文化氛围中,且不说只要一走进茶城、茶室,就被那袅袅的茶香醉倒了,再看看那些古朴的建筑,那些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各式各样的普洱茶,就是每一阁茶室的招牌,都做得考究而精致,很多还是名家的书法作品。
茶文化的博大而精深,让我生出崇敬而景仰的心。而人类制茶、饮茶的最早记录都在中国,最早可追述到石器时代的炎帝神农氏。《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朝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只能是中国的,感觉中如国画的留白和书法的飞白,端的是一种枯笔写艳景的架式,只见丝丝缕缕情至,也如古筝的声音,悠远而让人回味”。
有一篇《喝茶》的文中写道:“喝茶当于瓦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我就想起我在办公室和同事们喝茶的情景,虽没有“得半日之闲”,倒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让我们喝得其乐无穷。我们办公室连我三个女同志有缘都是喝茶的“高手”,还有三位男同志喝茶反倒没有我们历害,每天早上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和泡茶。我们不直接用热水器里的水,而是专门准备了一个电茶壶烧水,这样就可以把热水器只能烧到六七十度的温吞水烧为沸水,使泡出来的茶更具温热和浓香。泡茶的材料更为丰富,除主要的碧螺春等绿茶外,还要加进干柠檬片、苟枸、菊花、桃花或者玫瑰花,用沸水冲泡出来,会让我们喝出“甜”味来,特别是开头的两三泡最为香甜而美味,我们三个女同志眼睛边盯着电脑忙工作,边一杯接一杯地喝,象比赛一样。边喝还边拿起一份文摘周刊上一篇《营养学之父的健康经》来交流。说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营养学之父、抗衰老学的创始人,111岁的郑集其中有一个长寿的法宝就是:拿蜂蜜水、茶水、白开水换着,每天都要喝上几大杯,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更觉得我们喝的就是一种健康了。
我还喜欢这样一段话:儒家以茶规范礼仪道德,佛家以茶思惟悟道,艺术家以茶书画诗文。
就觉得,茶,无论是一个人喝,还是和茶友一起喝,也无论是在家里喝,还是在茶城、在办公室里喝,都是一份好心情。
版权声明:本文由wg999今日新开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