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七六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是“四人帮”横行霸道的一年,也是全国人民和“四人帮”英勇战斗的一年。我经常扪心自问:七六年我是怎么度过的?每当这时我的眼前就出现了那一天的往事。那天是七六年的中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七六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是“四人帮”横行霸道的一年,也是全国人民和“四人帮”英勇战斗的一年。我经常扪心自问:七六年我是怎么度过的?每当这时我的眼前就出现了那一天的往事。
那天是七六年的中秋节,我邀请了我业余文学创作的小伙伴来我家作客,并要求他们每人必须带一篇作品在茶话会上朗诵。晚上我炒了花生米、沏好茶。约摸七点钟徐庆冬、刘青等人就来了,徐庆冬带来了他和杨涛创作的《走在战争前面》(现以发表在<人民电影>七七年第十期上)刘青带来了他创作的《马背摇篮曲》。我准备朗诵我的小说《不是良心的问题》,它在我的朋友小*那里,我也邀请了他,并让他把我的作品带来。
晚上,八点钟小*还没来,我们的茶话会就先开始了,先由徐庆冬朗涌电影剧本《走在战争前面》,他模仿剧本中各色人物的语调绘声绘色的朗涌,屋里除此之外安静极了。可隔一会儿,这安静的气氛就被大家激烈的争论打破。说也可乐,当时我们的作品都不可能发表,倒不是因为欠功夫,而是因为不符合“四人帮”的标准,岂止是不符合,其实矛头是指向“四人帮”的,徐庆冬的《走在战争前面》创作于七五年,当时是为了配合中央整军的,剧中就有一个老军长下连队,同一个上边派下来的记者争论评法批儒的镜头,这个作品在当时投搞是要闯笔祸的,所以他只在小范围里流传,没有投稿。刘青的《马背摇篮曲》是用诗一般美丽的描述、歌颂了延安保育院的阿姨们教育儿童,保卫儿童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个剧本在当时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我的作品《不是良心的问题》通过父子、母子之间悲剧性故事,引出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事物的反思,也只是在小范围里流传,没有投稿。
虽然我们的作品在当时都不能发表,但是我们要求作品都一丝不苟,我们要求作品符合正确的美学和百花齐放的文艺标准。
今天大家又为剧本中的一句对话争论起来,屋里像开了锅。就在这时,门被急骤敲响了,屋里刷地一下鸦雀无声。(这在四人帮横行霸道的时候是不足为怪的)
我连忙问:“谁?”
“我”
“你是谁?!”
“我是小*”
屋里的人都长长舒了口气,我打开门,小*走了进来,沮丧地坐在椅子上。我责备地问:“你怎么才来?”小*回答:“我出事了,给你们通个信”。
原来小*是清华大学的学生,由于对“四人帮”阻挠学生悼念总理的活动说了一些不满言论,被隔离审查,他的东西都被检查,我的小说《不是良心的问题》也落在校方手里,现正追查作者。小*是溜出来的,得赶快回去。
小*一走,屋里顿时气氛紧张起来,大家说小*如果不说,我就没事,但如果他说了,我就要战斗到底。那天的茶话会就这样在忧心忡忡中散去了。
第二天毛主席与世长辞了,我们更加忧患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在悼念毛主席的天安门广场大会上,我碰到了一个清华大学的同学,他告诉我,小*已经把我说出了,并说我的作品不典型,写走资派应当写老的。我回来告诉了徐庆冬,他说:“小*真卑鄙。”我说:“这也不能都怪他,他面前出现了两个天,一个真的,一个假的,把他的思想搞乱了。在那辛酸的日子里,迫害随时可能来到,我思想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看透了四人帮一伙,就是要把中国来个大翻个。我下了决心,要和他们斗到底。
红日当空,乌方消散,“四人帮”被粉碎了,北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街上拥满了欢乐的人群。上了年纪的老人对我说,这么欢乐的气氛,就是四九年大军进城有一次。“我在心里默默说:”这就是第二次解放!”那两天北京下着菲菲细雨,我随着欢乐的人群来到天安门广场,我站在天安门前,眺望人民英雄纪念碑,忽然我觉得这漫天飘飘洒洒的温和细雨,就是人民英烈在九天闻讯“四人帮”垮台落下的喜泪。一想到这,我仰头向天,热泪夺眶而出,在心中暗暗感谢,宇宙法则的天网恢恢。
写于七七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场
版权声明:本文由wg999今日新开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