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

珍珠泉

朗密小说2025-04-02 20:33:09
1.县委书记余得水到任的第二天就去了余山水库,不知道内情的人都议论说,余书记这次打破常规调任回了老家,是要来福泽故里了,还有人说之所以余书记在官场上这么如鱼得水跟他自己的名字有很大关系,还跟余县这口余

1.
县委书记余得水到任的第二天就去了余山水库,不知道内情的人都议论说,余书记这次打破常规调任回了老家,是要来福泽故里了,还有人说之所以余书记在官场上这么如鱼得水跟他自己的名字有很大关系,还跟余县这口余山水库有很大关系,因为余得水的老家就在这水库旁边,拿地理风水来说,他家的老宅子正是在这个生龙口上,不出大官都很难。
余书记随着一群人,先去了水库的山神庙里祭拜,秘书刘民生刚要点燃挂在庙门上的鞭炮时被余书记拦住了。
“鞭炮不能点,……说过多少次了,回头走了,把这里的香蜡都熄了”余得水冲出了人群对秘书刘民生说。
“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一套老封建。”县委副书记、县长林德胜也表示赞同。
这么一喝道,刘民生赶紧知趣的收起了墙上的鞭炮,连声说是。
“这个东西主要还是存在安全隐患,大家说是不?”余书记右手腋下夹着公文包,左手拿出一块手帕一边擦汗一边对众人说。
原来还显得沉静的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一伙人都赞不绝口,说余书记想得真周到,真是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好领导。拜完山神,余书记一群人顺着水库西边的小道就往水库的坝口走去。
六月的天气很热,从山神庙出来的路上,一点风都没有,路边两棵不知名的小树苗无精打采的在阳光下伫立着,水库四周杂草丛生,远远的看去像一部西部片里的场景,太阳似乎要把这一切都要烤熟上桌才肯善罢甘休。司机小王跟在余书记后面已经提了好几次把车子开上来,这时候余山乡的党组书记孙晓桐也试着说。
“书记,你看还是把车子开上来吧?这里离坝口有足足两个公里呢。”
余得水没搭理他们,走在人群里一边用手帕擦汗一边问众人“你们有谁知道这个水库的来历不?”。
“据县志记载,这口水库是清朝乾隆年间水师提督黄仕简为了我们余山县的老百姓建造的。”,这时候党史办的吴主任试着往前插话。
“专家就是专家”余得水夸赞道,接着说:“不过建这个水库的时候他还不是水师提督,应该是一个副将,水库是乾隆20年造的,而黄是乾隆28年提拔为水师提督的。”
“哎呀,我们余书记博览古今,可以说,不是专家胜似专家。”林德胜不失时机的嚷道,然后看看吴主任,吴主任连忙说是,要多向书记学习。
看上去余得水并没有因为这几句赞美开心,反而幽声道“我都是在这里出生的,我当然更清楚一点。”,几位随行的人员个个都大汗淋漓了,却一句话都不敢说,有人拿着手里的汇报材料在扇风,也有人不停的擦汗。
“是啊,余书记是我们余县的光荣,现在是荣归故里,要不等下我们去余家大院看看怎么样?”县长林德胜提议道。
“去那里做什么,好久没回去,那边我那两间烂屋都倒了吧?”余得水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没什么事,不去了,我看还是水库这边风景好啊”。随同的几个人都遗憾地表示了赞同。
其实不然,余得水到任的前一个月还回过老家,不过没进去,林德胜他们偷偷给他的老宅重新改造了一番的事情怎么瞒得了他呢。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装得滴水不露,还有几个干部也用各种理由进言要他回去看看都被余得水给回绝了。
余山水库的大坝是上世纪70年代重修的,基本上看不到清代的痕迹了,整个水库坐落在余县正北方向的一个土坡上,余县地处西北,降水稀少,县里的农田灌溉水源基本上都出自这个水库,可以说余县土地里的大半部分收成都依靠着这口水库,所以这也难怪余得水上任第二天就来水库视察工作了。
这次打破常规回家乡做父母官,余得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虽然他知道,余县在整个市里是有名的贫困县,20万人口里非农人口3万人不到,地理位置也不好,地处西北,交通不便,又没什么矿产,整个县的版图呈一个三级阶梯地势,县城在最南端的一个平原上,面积不大,导致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沿着国道往南走20华里就是陵县,往北是农田,耕地面积不到2000亩却养着这里20万的人口,再往北就是余山,余山的面积不大,但山里林木大部分是解放前的,大跃进时期全国大部分的山林都被砍伐了,余山却机缘巧合让余县一个老领导给保住了。余山的最北端就是余山水库了,在这雨水稀少的土地里,余县的大半生灵都掌握在这口水库里,所以自古以来余县人们都对余山水库有着超越一般的膜拜,由于水库的水源不大,也只有春季和秋季县里才会组织人来开闸灌溉,开闸灌溉前还要去庙里请示土地爷呢。这都成了余县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传了几代人?不知道。说来也奇怪,水库地势高,根本没有河流注入,据说水库的水全都来自一眼泉眼,这泉眼传说是当年七仙女下凡遗失的一颗珍珠变化而来,所以泉眼有一个动听的名字——珍珠泉。
考察余山水库,余书记作了三点指示:第一,要全力保护好余县的这个生产水源,不能出任何纰漏;第二,要水库管理处加强对水库四周植被的修复,要种树,这个任务由余山乡负责统一规划,有什么困难就向我(余得水)本人反映;第三,保证好水库的水源质量,水产养殖不能盲目,要进行统一科学规划。最后余书记总结,套用了一句老话,——“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余得水一行人下山后,从市里来了两辆盖着篷布的大卡车,也往余山水库这个方向来。那天晚上余山乡的狗朝余山水库方向吠了一个晚上,有水库旁边的老乡听到了水声和抛锚的声音。
2.
晚上,余得水等一行人在县宾馆吃的饭,还是昨天为他接风的那个包厢,出席的有:大学同学县纪委书记黄培,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长林德胜,县委常委李铭尧,县林业局局长刘昊鸣,旅游局局长张继策,财政局局长曾晓金,党史办吴主任,余山乡党组书记孙晓桐。余山水库管理处的主任刘悦却没有出席。
酒过三巡,该感谢的感谢了,该指示的指示了,该祝贺的祝贺了。党史办吴主任,拿起酒杯说要多向余书记学习,余得水举杯说,相互学习。然后又谈到余山水库的历史,也说起了黄仕简,余得水扶正了眼镜,肘子顶在桌子上慢条斯理地说:
“要我说黄仕简,这个人名字还是取得不错,仕简,入仕简单,但是要做好官却很难呀,希望各位都和我一起做好我们余县的工作吧,向我们黄仕简学习。”大家都表示一定会尽力而为。又一起喝了一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