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我的孩子《读人》
我的孩子:你好!前几天与你唠唠叨叨说了一大通,也不知你是否收到了我的来信,是否在笑话我的孺腐。信寄出后,意犹未尽,好像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回到家中,我不停地反思自己的心灵,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地放不下这颗
我的孩子:你好!前几天与你唠唠叨叨说了一大通,也不知你是否收到了我的来信,是否在笑话我的孺腐。信寄出后,意犹未尽,好像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回到家中,我不停地反思自己的心灵,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地放不下这颗久久无法平静的灵魂,有什么遗忘的圣旨没有与我的丫头交待呢?真不知我是怎么了。好像万里之外的孩子,与我有着第六度空间的交流。于是,我坐进了书房。
常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确,爱美是人的天性。早在人类的童年,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人们连维持生存的最必不可少的食物尚不能保证,可是原始人类那里却萌发了对美的追求。山顶洞人、仰韶人懂得了用最原始的材料制作饰物,装扮自己……。蛮荒时代的先民尚且如此,现代的文明更是把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作为一个高尚的目标孜孜以求。但是,什么才是现代文明社会最缺失的呢?这个问题,自然有着不同的回答。我也不知从那个角度来回答。
现代人的物妄,委实地太多太多了,马克思曾提出过:“人的异化。”就是一切以物的利润最大化,用物欲的观点去思考一切,以利已的角度看待一切。以至,那种及时行乐、醉生梦死、得过且过、以至不择手段招遥撞骗之人,在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时代大为盛行。说到美,自然也就说到了人。对美的认识、认知、感受,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一种精神的活动,也是一种精神的反映。物化的美,是短暂的,如年青美丽的少女,青春逝去,美丽也就不复存在了。只有当精神的美丽注入到物质中的时候,才是完美的。从古到今,许多具有深刻敏锐思想的学者,都强调人应该具有高尚的理想,应该追求心灵的美好。古代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说:“只有天赋很好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的事物。”并强调说:“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柏拉图也认为“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加可珍贵。”是啊!精神上的美,是心灵的闪光,是心灵的彩虹,是伴随一生的最炫耀的光环。而外表则仅仅是躯壳,行尸走肉。
具有慈悲的心怀,对善良的事物报以赞美,并以自己的言行去实践的人,此君子也。佛经中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篇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就是时时处处检查自己,看一看自己内心世界是不是排除了杂念,排除了贪名贪利的心念;是不是从内心世界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内心中的菩提慈悲的心是否能表现出来,为苍生,为朋友,为亲人的奉献是否真的存在。度一切苦厄,就是以无限广阔的胸怀,去帮天下众生渡过苦海。做到这样的人,才是品行修为高尚的人。
我有个朋友,就称她为:祁大姐吧。小时读书带着弟弟一起上学,她在教室,弟弟在外。下课时,她会第一个冲出教室,抱起弟弟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个姐姐会偷巧,留下脏活重活给她,她总是微笑着。参加工作后,他吃苦在前,从不争功夺利,想别人在前,因此,她坦然。她把自己的所有爱奉献给了家人,所以,她阳光,心无挂碍。人能照自己不易,时时刻刻要看自己,动一个念头都要照一下自己。善念可以保持,恶念要消除。做人能做到这点,一定是个高尚的人,有品味的人,能有这样的朋友,是我们的大幸。
我们做事也一样,“切莫以小善而不为之,”把一件小事做好了,就不是小事;把一件平凡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看人,也要从小事小节去看。往往小细节,却能看出这个人内心的品质修养。佛从石径上走过,抬脚之际,忽然停下。脚悬半空,低头看看,一只黑色小蚂蚁从小径上慢慢爬过。佛微笑着说:“别急,别忙,慢慢走。”大慈大悲的心怀显现无疑。也使一个平凡的人,最终成为佛。航天飞机上,十几个亿的零部件,每个工人都是小部件的操作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但当它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觉得他们渺小吗?小事做不好,大事如何能做好,小事不愿做,大事不是更烦人更难吗?看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智慧的程度,往往小事上就能发现。大智若愚,能力智慧高超的人,会从小事做起,会把小事做的很好。
好了,今天谈到这里吧!爱你,我的孩子!
版权声明:本文由wg999今日新开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