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石月亮

怒江石月亮

祆主散文2025-03-21 07:39:36
人见人爱的石月亮从福贡沿着怒江北上,行四十多公里见路旁有一风景区。下车观之,乃一傈僳族民俗村。第一次到这里,不知道有何旅游项目。转了一圈,路旁有两幢平房,墙壁由竹片编织而成,房顶盖着茅草。两幢平房间有
人见人爱的石月亮
从福贡沿着怒江北上,行四十多公里见路旁有一风景区。下车观之,乃一傈僳族民俗村。第一次到这里,不知道有何旅游项目。转了一圈,路旁有两幢平房,墙壁由竹片编织而成,房顶盖着茅草。两幢平房间有一花岗石铺就的坝子。坝子里摆着三个卖旅游产品的摊,几个游客在那里晃着。我自然没把这里当一回事,正想离开时,见几个游客背对着一群山峰在拍照,顺着相机拍摄方向的山峰望去,突然发现新大陆:十余座山峰相接,山峰陡峭,中间那座山峰下有一大圆洞。这时,我才想起怒江国家级风景区——石月亮,精神陡增。
远眺山峰下那个圆洞,恰似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于山林峰海之中,并且透过石洞可以看到洞那边的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我掏出相机一阵猛拍。拍过后,我横过公路,沿着石梯拾级而上。在绿树掩映中,我看到了关于石月亮的文字介绍。读过文字,方知当地傈僳人称石月亮为“亚哈巴”,意思是每一个看见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然而,它只是留给勇敢者的去处。
石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余米、宽约四十米,高约六十米。据说怒娃开天辟地时,它就耸立在高黎贡山山脉中段五千三百米的峰巅。在傈僳族古老的神话中,就有着石月亮的描述。
石月亮面前有三棵年代极其古老的枯树,云雾升腾,飘飘渺渺,忽园忽缺。当人们久望石月亮,便会出现身在天上宫阙之感,甚至凛冽的雪风吹来令人眩晕。在此东望怒江大峡谷的江流云海及碧罗雪山的日出,壮丽之极,不可言表。
石月亮四周是悬崖峭壁,深不可测,道路崎岖,气候变幻无常,没有勇气和毅力是无法到达峰顶的。
要登石月亮,必须乘车到利沙底下车,然后沿高黎贡山一侧的小路向上攀登,大约走整整一天的路程后,下榻在石月亮下的小村寨米哦罗。第二天一早,往峭壁上攀岩,不久,即可到达石月亮。
米哦罗是一个怒族村寨,极其古老。这里的怒族人喜欢收藏石斧类器具。他们把收集到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物慎重地放在米柜里,以图吉祥。
了解了石月亮的一切之后,我们真有心去攀登石月亮,但由于五一只有三天假,不得不把攀登石月亮的美好愿望留到下一次来石月亮时实现。

石月亮美丽的传说

远古时期,千里怒江荒无人烟,天神怒娃用泥塑造了两兄妹:哥哥叫启沙,妹妹叫勒沙。
怒娃把启沙和勒沙送到怒江,怒江龙王美丽善良的女儿一天偶尔看见了启沙,被启沙伟岸英俊的身材所吸引,爱上了启沙,并和启沙建立了爱情关系。
龙王得知后十分恼怒,要发大水淹死启沙兄妹,以绝女儿对人类的眷恋。
怒娃知道龙王的不良用心后,帮助启沙兄妹和龙女砍来一棵千年古树做成了一只船。船刚做好,洪水浩浩荡荡而来,启沙三人上船,任凭洪水汹涌澎湃,恶浪涛天,木船安然地在浪涛间起伏飘荡。
洪水肆虐,大悔淫威,最终将木船卷到了高黎贡山的一座石峰前。水天苍茫,往日高插云天的群峰只剩下山尖隐隐露出水面。洪水若是再涨,就会漫过分水岭,把船冲向山那边的万丈深渊。
怎么办?启沙突然想起怒娃送给他的神弓。掏弓搭箭,对准山巅连发三箭,只见火花四溅,山巅被射出一个大洞(这便是现在的石月亮),他们连忙用千年古藤,把木船牢牢地拴住。洪水穿过石洞,他们的船就在石洞里躲过了洪水和倾盆大雨。
这时,龙王的力气已快用尽,洪水怎么也漫不上石洞,但也没退却的迹象。
时间一天天过去,启沙他们被洪水困在山洞里一筹莫展。一天,龙女突然想起了怒娃留给她的宝物。她从怀里掏出一面亮铮铮的圆镜。圆镜发出万道金光。光至水面发出吱吱的响声,冒出腾腾白烟,瞬间洪水便被烧干了。他们走出山洞,回到了怒江自己的土地上。
后来,启沙和龙女结成了夫妻。生下了九男七女。好心的勒沙将 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一座横跨怒江的彩虹桥,让启沙和龙女的后代,从彩虹桥上走向四面八方,去开拓自己的土地,开发高山平地。这样,一代又一代传下来,就的了傈僳族各兄弟民族。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