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老太缘何露宿街头

77岁老太缘何露宿街头

阴宗散文2025-04-17 19:29:13
在焦作市解放区建设西路原光华电影院门前东头台阶上面的空地上,被一个77岁的老太用木板、竹筐、树枝搭起了一个简陋的棚子,老太在这里居住已半年了,平素捡些废品卖钱维持生计。据老太自己说,她有新房,每月还有
在焦作市解放区建设西路原光华电影院门前东头台阶上面的空地上,被一个77岁的老太用木板、竹筐、树枝搭起了一个简陋的棚子,老太在这里居住已半年了,平素捡些废品卖钱维持生计。据老太自己说,她有新房,每月还有1000多元退休金,有6个儿女(4个在焦作,2个在外地),但老太为何最终选择了露宿街头?
原来,老太叫赵玉先,1933年5月1日出生,今年77岁。原住址是友谊路橡胶一厂家属院64号,她1961年10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50岁的赵玉先从工作了22年的橡胶一厂(又名:万达橡胶有限公司,已于2004年11月30日破产还债)退休。记者见到老太的时候,老太戴着两层帽子,第一层是红毛线帽,第二层套着蓝帽子,她身穿一件好心人送的灰白外套。一只脚套着塑料袋一只脚穿袜子,鼻子不知何时蹭上了一层煤灰,两只手黑乎乎脏兮兮的。
老太如是说:
2009年7月6日,友谊路橡胶一厂家属院64号被万联拆迁,赵玉先就住在原橡胶一厂门前的房檐下,后又挪至原光华电影院门前东头栖身。老太平素靠素捡废品卖钱和几个儿子送钱来维持生计,她自己生煤炉做饭。记者来时正值中午,老太正埋头生煤火做饭,她不时的往煤炉里添些小树枝等充当燃料,煤火上支着一只又黑又旧的铝锅,锅里煮着面条,还有一碗捡的别人吃剩的凉粉。从去年的酷暑到寒冬,老太就一直这样露宿,她还不时埋怨别的拾荒者偷走了她捡的破烂。眼看就要过年了,老太却执意要一直这样住下去,直到讨回自己的“公道”。
老太有6个子女:两个女儿4个儿子,孩子们有4个在焦作居住,两个在外地住。大儿子李文献,55岁,以其在橡胶一厂上班,现在没有正式工作,给人打杂在修武县、武陟县干拆迁临时工。二儿子李建军(明义),40多岁。三儿子李建平,40多岁,在外地住。四儿子李同和,39岁。大女儿李凤英,40多岁,在监狱服刑。二女儿李凤琴,30多岁,在洛阳生活。老太说,企业破产了,就剩这一点儿旧房推了盖盖,内部房不准外卖。我分的集资房不让二儿媳妇买让谁买?二儿媳妇掏近7万买了分给我的109平方米的集资房后又和我二儿子离婚了,俩人结婚才几个月就离了婚。内部房不让卖,二儿媳妇却给卖了。他俩生活了3年,还有个小孩儿,小孩儿没给女方,今年有10岁了。
据老太讲述:橡胶一厂破产清算组由小蔡当家,小蔡把厂里5个仓库的东西都拉走了,他妹妹是推销员,成品当次品买,可赚钱了。小蔡弄了几个公司,给沁阳他丈母娘还弄个公司。我骂他,他就打我,他老婆和他娘都打我3次。他们总共打我8次,还抄我家5次。打得我左眼失明,法院不管,警察也不管。我做啥坏事了?我偷了我抢了?为什么打我8次?还打的我儿子住了俩月医院。我丈夫十几年前死了,厂里说我丈夫是逃兵,埋葬费不给,工资也不给,死后厂里第二天就火化,不通知家里人。我丈夫12岁参军,打仗腿都打断了。
厂里把地皮卖了七千多万,厂里只给我们一人分一万多元,还得买断工龄,一买工龄啥也没了。我欠一个同事——老家延津县的老宋的钱10年了,欠他8000元,现在我开始还账,连本带息,用每月的1000多元退休金还账,现在已还了两个月了。啥时候把我的问题解决了啥时候我走,不解决我死这儿也不会走!我都快80了小蔡竟然敢打我,还打我8次!我犯啥罪了?小蔡抄我的家他有抄家证没有?我打110了110为什么不管?幸亏好心人多,我穿的衣裳都是善心的老姐妹、老哥送来的。我不吃肉一二十年了,有好心人给我送吃的,这3块木板都是他们送的。有时候我拾点儿别人扔的东西、菜叶啊。4个孩子经常叫我回家住,我就不走。我还有点儿钱,孩子们有时也常来看我,有时不给钱,有时给点儿钱,一般给个二三十元。我还拾破烂卖点儿钱。这不我花几十元买了个小推车,因为水壶我提不动,得用小推车推。
这时一个热心的胖乎乎的中年妇女带着孩子来看老太,并劝说她:现在天太冷,弄到你身上病你自己受。中年妇女摸着老太黑乎乎的脏手说:你看看你的手都凉成啥了?这名妇女住在附近,经常关注老太。
老太长子、次子如是说:
记者来到东于村李文献家里,李文献是老太的长子,今年55岁。他和妻子张金凤、两个儿女(长子25岁、次女24岁)住在200平方米的两层楼里。
李文献、张金凤告诉记者:我们和两个孩子经常看望老娘,还不时的塞给她钱。可不管我们怎么劝,老娘就是倔强的不愿离开露宿地。橡胶一厂给老娘的集资房,被二儿子、二儿媳妇花近7万买走又卖了;万联盖房拆迁老娘住了几十年的四十平方米左右的旧房,问她要新房还是现金。最后老三把房要走卖了十几万。到最后,老娘的两套房却一套还没住上,成天还生气,非要住在马路边露宿,任谁劝也不听。唉,以前一家8口住40平方米相安无事,没想到分集资房、补偿拆迁房的时候却生这么多闲气。2009年秋季,老娘被小蔡打伤住了一周医院,就老大去看过。厂里跟二儿媳妇办的手续,才导致集资房被卖。长子和其他5个兄弟姊妹都是同母异父,但老娘一有啥事,都找老大。现在老娘每天在蓝波湾量贩外的垃圾堆捡超市不要的蔬菜、豆腐吃。小蔡派人把老娘的露宿棚拆过两回,把东西扔了,老娘抱怨说工资本、户口本找不到了。
据张金凤说,她们目前住的房子是东于村分给她的宅基地,因为她是东于村户口。文献也是橡胶一厂的职工,1979年4月在压胶车间工作的时候不慎出工伤压伤头部,先后在焦作二医院、郑州、上海等地住院治疗。厂里当初还说给一次性补偿,最后又变卦了。厂里和劳动局互相踢皮球都不管他,他只好不上班帮妻子农闲时在东于村卖生肉。
最后李文献和张金凤说,他们也十分希望老娘能回家和他们住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可老娘的脾气太固执,听不进人劝,他们也很无奈。
记者电话采访了赵玉先的四儿子李同和,39岁的李同和说,二哥买了我妈的房后,二嫂又给卖了。我妈不愿意,天天来吓得买家不敢住。我做生意时,我妈天天去我的店门口骂,非要把因拆迁分的新房的房产证要走。我不同意,怕她给三哥后三哥给卖了。最后我妈骂的我受不了了,我只好把房产证给我妈。果不其然,三哥把房产证一骗到手,就把新房给卖了。为此,三哥还朝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