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不断地感悟

生活需要不断地感悟

卡拉奇散文2025-03-20 23:15:27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天平,两端住着天使与魔鬼,即人的善念与恶念。正如佛家有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有的时候浅显易懂的道理我们都明白,只是身体力行的时候迷失了方向。外界的诱惑太大,参照物太多,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天平,两端住着天使与魔鬼,即人的善念与恶念。正如佛家有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有的时候浅显易懂的道理我们都明白,只是身体力行的时候迷失了方向。外界的诱惑太大,参照物太多,致使我们有了攀比之心,分别之心,善恶之心。
人的一生始终无法战胜的是自己。正如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永无止境一样。
善良使我们收获快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善良给我们带来伤害的时候的,我们会产生置疑,此时另一个邪恶的念想会出现。善与恶就这样永无休止地撕扯着。我们也就是这样跟自己较劲了一生。
天使与魔鬼,善良与邪恶,好像并没有明显的分水岭,只能用道德标准来衡量。天使也会杀人,魔鬼也会救人,都在一念之间。
如何使自己的那个天平不会倾斜,如何让善良能平衡那一点点恶念?多点感恩,少点欲望,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少点嫉妒,多点孝顺,少一点自私。
你怎么样对待生活,生活才会怎么样对待你。正如你怎么样对待别人,别人才会如何对待你。
记得看过一本书上说:“你被别人利用的时候,证明你有你的价值,不用介意被利用了,应该为此而喜悦。”我当时不解作者的出发点是什么?可能是因为当时阅历尚浅,对生活的理解还不够。
如今再回味这句话,觉得真的很有道理。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了,那么是不是有点太悲哀了。
这就是一个互利互惠的社会,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能更好地生活,每个人才会得到进步。不要把这个“互利互惠”想的那么市侩,用真诚地出发点去想去理解,用良善的思想去体悟,你会觉得有另一种豁然开朗。有种拨云见日的释然。
生活就是这样,全靠心境,以前我喜欢用心态。可能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觉得心境比心态更加能说明一切。
心态可以随时不断地处于变化阶段,是动态的,是一个人一个阶段性的心里表现。而心境则不同,意境更胜一筹。一个好的心境,可以影响和渲染你周围的一切。
有的时候,我们会很不快乐,并不是因为得到的少,而是因为我们计较的多。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之快,压力之大,很少会有人停下匆匆脚步来反省自己的。把错误和埋怨都归咎到别人身上,从而始终意愤难平,患得患失,恍恍不可终日。
小的时候课本里面常教育我们“要先为对方考虑,再考虑自己。”大了以后会发现那是骗人的,这样做不是成傻B了吗,凭什么啊?其实现在回过头想想真的很有道理的。
人的出发点始终是先想到自己的,这是无可厚非的。在人与人相处时有了矛盾和隔阂,先不要生气和辱骂,要先冷静地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换位思考也是一种能力。
人要想让自己快乐起来,必须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不能一味地想到自己。在换位的同时,你就已经在理解对方了。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样做?是否也会向他一样?我们都会豪言壮语:“我肯定不地向他那样不堪。”可是,往往可能自己连对方都不如。
人要站在一个高度去看别人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审视自己。懂得自我反省的人不多了。
有的时候,人喜欢画地为牢,觉得自己不受侵犯就行了,自扫门前雪。其实也是错误的。想更好的融入到一个团队中去,只能先拨掉自己身上的刺。
年轻时不以为然的事情,终有那么一天会让你举足无措。不要让自己在安逸中死去。把时间挥霍在毫无意义地事情上面。
有的时候思考和自我反省,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可以少上网,少看电视剧,少看手机微信,多读书,多交流和探讨人生。而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攀比,致使很多人心理扭曲。
我上班下班地铁换乘的时候喜欢走楼梯,因为可以让自己得到那么一点点锻炼。一天八小时的工作,几乎是没有运动的,连站立都很少,何不借此机会让自己的筋骨得到舒展一下呢。
看过一个公益广告,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公司里面的员工在复印和打印文件的时候,用纸张极其地浪费,因为不是自己花钱买的,可以无度浪费。而广告结尾的字幕上面打出了,纸是用木材制造的,请节约用纸。
从那以后,我会把不要的文件纸张只要还能再利用的全部装订起来,当草稿纸,或者用来记工作流水账,总之能利用的都重复利用。这又使我得到了启发。
我们的工作是枯燥无味的,而且每天都重复着前一天的工作。总想着混到月底拿工资呗。其实我们的思维方式真的要改变,工作并不是为领导,为某一个人,是为你自己。且不说你付出了劳动和你得到的回报是否正比,想想你在工作的收获。除了薪酬,还收获了经验,收获了人脉,收获了快乐,
我们应该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如何驾驭它,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决定于你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人需要独处,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更好地反省自己。人就应该在不断地领悟中得到蜕变和成长。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