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山核桃的那些事儿
一场大雨将小城淋了个透,温度从三十多度直线降到了二十来度,让人有点无所适从了,走在街上,冷风直往皮肤里钻,人们忙不迭地加了一件衣服。八月的末梢又要从人们的心底抹去,九月,不再如八月那样像女孩子的裙子轻
一场大雨将小城淋了个透,温度从三十多度直线降到了二十来度,让人有点无所适从了,走在街上,冷风直往皮肤里钻,人们忙不迭地加了一件衣服。八月的末梢又要从人们的心底抹去,九月,不再如八月那样像女孩子的裙子轻轻地飘来,有点沉重的,带着点寒冷的样子走来。白露,秋的形象代言人,已愈走愈近了。小城的人们都知道,白露到,核桃敲。一年一度的,传统的打山核桃的日子即将来临。山核桃又叫“小胡桃”,盛产于天目山脚下的临安昌化地区,是山中珍品,有“天下美果”之称。近几年来,山核桃已成为这座城市农民喜形于色的一大收入来源,靠了山核桃,农民造起了房子,买起了车子,过上了准小康的生活。山核桃的种植也列为了小县级市的主要致富手段,一株株山核桃在全市各个乡镇种了起来,漫山遍野的,到处都是身披绿甲的山核桃树。
收获的结果固然喜悦,但整个过程却是充满艰辛和危险。天公不作美,采打的粗心大意,高强度的劳作,以及树本身的腐、脆、嫩等种种因素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每到这一季度,纷涌而来的外地人成为打山核桃的大军,他们的技艺的生疏,采打的麻痹而造成的伤亡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人们谈到打山核桃总会忌讳提及危险,但这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说到打山核桃,真正懂得这门技艺的人已经老去,而山农们的孩子,那些70、80、90大部分人都奔向了城里,即使会打,在耐力上也是不支的,所以每到这一时候,叫人便成了人们头疼的事儿。叫打山核桃的人难了,叫会打山核桃的人更难了。山农们叫打山核桃的人的日工资也是直线上升,从原先的一百元升到了二百元,但还是难请到合适的人。
为了叫好打山核桃的人,有些人家半年前就开始了,老倨点的人家,遇上那些会打山核桃且会为东家着想的外乡人就交个“朋友”,平时保持电话联系,过年过节还会走动一下,拎上些补品去拜拜年,有了事情帮点忙,这样一来,交上了朋友,关系固定了,也就省下了到时叫不上人的烦恼。而如果有子女在外上班的人,父母一般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子女重任在肩,也就不敢怠慢,在小城里留意,或是叫朋友帮忙物色,见个面大家互相介绍情况,互相抄下电话和地址,价钱么随当地的行情定,有些性急的人家也会先说好价。最怕的是平时没有叫好人,或是那些“打”的人临时不来了,这时只好临时抱佛脚,到镇上去找,好在此时也会有些外乡人停留在车站或是马路上,如果碰上会打的那也就罢了,遇上不会打还会喊天价的人只好先叫上山试试再说。
所以,这也催生了那些会寻找商机的外乡人。白露前几天,一班班的外乡人背着大包小包赶往大山里的小镇,在车站静候,等着被人挑。一般来说,东家也会“看”人,那种身手灵巧且比较实在的人是首选,相中了就马上带回家。而还有一些,只要东家问几个总是或是刮上一眼,就会知道是滥宇充数的,如果真找不上“打”的人,也只有将就带回家试了再说了。再下下策,只有等两三天后,一些山核桃少的人家打好后,马路上,车站里也会有重找“副业”的可以选,但这时这些“打”的人多半比较劳累,打时东家要千万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了。
找打山桃桃的人近年来已越来越成为一件重要事情,也成了横亘在人们面前的心事。为了节省劳力,减少危险,人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带保险绳,研究会打的“机器”,但终归不如人工的灵巧和方便,且不会损坏山核桃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恐怕会在很长时间内困扰着人们。
版权声明:本文由wg999今日新开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