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恋之谈(一)
网恋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新生的事物往往是人们所不愿承认和接受的。所以,很多的新生事物很容易遭到鄙视,在凄凉的苦涩中,独自的延续。青年人好于憧憬,更好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青年人所具有的热情和勇气也是
网恋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新生的事物往往是人们所不愿承认和接受的。所以,很多的新生事物很容易遭到鄙视,在凄凉的苦涩中,独自的延续。
青年人好于憧憬,更好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青年人所具有的热情和勇气也是无可置疑的。网恋最易产生的群体,青年人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对于已成家立业的中年人来说,接受网恋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理智和责任的清醒。现实所给予他们的是实际的内涵,而并非漫无目的的想象的外延。
情感是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有时候是游移不定的,而感情也会随着时间及空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感情从另一方面来说,并非坚固,而是脆弱。
人是感情动物,有了感情的存在,就注定有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当然,美好爱情的追求更成为众矢之的。
网恋可以说是人对美好事物想象的结果。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距离产生美,有了这种距离的美,激情方会在内心涌动。然而,网恋中的情人,却很难回归于现实之中。本是海誓山盟的忠贞不渝,就是为那真实的相见也会不见不散的坚定。但往往到了真的相见的那天,就会留下见了就散的感慨和叹息。归根结底,这都是太过于理想化的想象的结果,但也不排除其他的原因和因素。
很多的年轻人视网恋为开心的放纵的游戏,而中年人却为这难以言传的情感而退缩。现实中,情人好找,也容易延续,但网恋的情人却没有那般的庆幸和荣耀;只能在虚拟中谨慎的感触。可有可无中,为这朦胧的美好而神伤。情感和人性的诱惑是巨大的,但谈的容易,相见却难,故凄美的故事和传说贯穿于网恋的整个过程。
有一个问题真的值得推敲,为什么现实中的男女一旦生出感情,就容易成为情人?哪怕这种情爱是违背伦理道德的。而网恋中的情人,情是同样的炽烈,但所处的境遇同现实的却截然不同。就是为那百般的相见的渴望,也成为无法企及的梦想。难道,网恋情爱真的是那样的恐怖、网恋的情人真的是那样的丑陋。就是将那真挚的情感珍藏于心底的的保留,为那纯洁的友谊而呼唤,也是难以上青天的艰难。也许,距离真的已成为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然而,就是真的无有距离的羁绊,网恋也会遭遇被拒绝的痛苦和短暂情感的遗憾。相信人的神性在网恋中的作用,而更相信人性在网恋中的虚伪。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虽说偏激,但也不乏明理。男性在网络情爱中所蓬勃的热情是不言而喻的,每当在虚拟和现实的边缘,强烈的相见欲占据他们整个的全身心。对方的长相并非重要,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幼稚纯清的冲动,但往往这种最纯洁的情感却在非冰冻的时节被过早的冷却。大多的女性在乎精神的情爱,然而,脱离了真实的性爱,这种爱只能是海市蜃楼的缥缈。但当真的要为那真实要付出之时,很多的女人却唯恐不及的逃避,最终给网恋留下凄美的酸楚。
水至清无鱼。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网恋却不由自主的在心灵的想象中留驻有过多的完美成份,从而,为苍凉的结局埋下伏笔,虽说,还残留有那淡淡的记忆。想象是浪漫的驱使,但为何不给这想象一个现实的空间的场地。也许真的是有理由的,女性所惧怕的是道德的威严及真实之后不可自拔的痛苦。然而,既然真情和爱意已经存在,就应给那虚拟插上翅膀,有勇气在真实的天空飞翔,而不应过早的随那无迹的风飘散。
含蓄的美和情感藏而不露的,注定是自私的。封闭的婚姻是可悲的,过度的放纵更是一种沉沦。异性之间是可以交流的,当然也难逃性爱的困扰。然而,若有真情在,又何必为那性爱而颤栗。朋友是好做的,情人更难,网恋情人更是难上加难。作为人来说,本为实在的个体,当然都不希望永远的活在虚拟的空间中,但却人为的为那相见蒙上一层不必要的阴影。矛盾也许充斥于网恋的每一个角落,不是散淡,而是沉重;尤其这种沉重适应于网恋中的女性。
网恋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情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我们为何不让这合理的成为真实的美好,让那梦走向微笑的拥抱,在生之途中让那过多言说的凄美远离。就是那真正的友谊,也应在现实中存留,何必用另眼的鄙视来看待它、何必为这纯真的情感而逃避、又何必为那杞人忧天的恐惧而拒绝真情的相见。让那虚伪远离而去、让那不必要的担忧而烟消云散;让那真心爱的人及被爱的人、让那所有在网恋中有情的人、让一切为友谊而祝福的人——拒绝网恋的凄美和虚空,在挥手的相见中真实的喊出对方的名字;就是那真正的精神恋爱的存在,也要为这精神赋予真实的记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版权声明:本文由wg999今日新开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自由还是衣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