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送礼
“苞苴”一词,常见于古汉语,意思就是蒲包,装鱼虾用的,当然,装其它的食品也行。大约古人常用蒲包装些东西来送礼,所以后来“苞苴”演化成贿赂的意思。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商汤的《祈雨词》说:“政不节与?使民疾与
“苞苴”一词,常见于古汉语,意思就是蒲包,装鱼虾用的,当然,装其它的食品也行。大约古人常用蒲包装些东西来送礼,所以后来“苞苴”演化成贿赂的意思。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商汤的《祈雨词》说:“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宦室荣与?妇谒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其中最后“苞苴行与”那一节的意思是说:“我的治下是贿赂公行吗?谗佞之徒在兴风作浪吗?为什么您用如此的干旱来惩罚我呢?”古人送礼的礼品有三个类型。
一是送生活必需品。从上面的祈雨词来看,大概商朝时给士大夫送礼无非也就是用蒲包包些鱼虾之类的东西。商代生产力十分不发达,老百姓挨饿是常事,即使是士大夫也未必能够天天吃饱,送这样的礼也不算很轻。古代很多送鱼的故事,都和廉吏有关,例如,后汉南阳太守羊续爱吃鲜鱼,郡丞为了与他联络感情,送给他一条大活鱼。羊续十分为难,他不吃也不送人,而是将那条鱼挂在院子里。不久,郡丞又送鱼来。羊续便将上次悬挂于庭院中的那条鱼指给郡丞看,以此谢绝了郡丞。
二是送美色。比较著名故事的有越王句践送西施给吴王夫差,王允把貂婵送给董卓,但两个故事多流传于民间传说及文学作品,史书中未见记载。真实的是汉元帝把昭君送给匈奴单于。汉元帝后宫的美女实在太多,玩不过来,于是就让画师给后宫女子们画像,看谁的像漂亮就玩谁——他有个文雅的说法叫“宠幸”,昭君不肯给画师送礼,于是就被画得丑,连和皇帝见面的机会也没有得到。后来到了与匈奴和亲时,元帝随便从画像中选了个自己不喜欢的,封了个公主的名号,把她嫁给单于,等到一见面,发现竟是沉鱼落雁的绝色,这个悔呀,肠子都青了。
三是送财宝。众所周知的是和珅纳贿的史实。和珅执政时,无论是谁,不向和珅纳银献宝,不是和珅亲友,是很难当上官的,从而形成了“政以贿成”祸国殃民的严重局面。以河工为例,乾隆最关心的抗洪防汛民生大业却被自己最宠信的“和相”败坏得不像个样子。当时,如果有谁想担任主管防汛工程的官员,必须先将万贯财宝送给和珅,然后和珅才答应他去上任。这些官员到任后哪有心思做正事,巴不得水患充斥,自己好借机大捞一把。结果是财政的钱花光了,抗洪能力却比原来还糟糕,几次大的河堤决口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据梁启超估计,和珅受贿的总额达到11亿两白银,抄他家时仅抄出的大金元宝就有100个,重1000两一个。
无论谁给谁送礼,无论送什么,目的却只有一个:谋取利益。有意思的是,古代廉史的出名大都是因为拒收一些小玩意,而墨吏的出名大都是因为巨贪,贪色又贪财,导致失去一切。
到了现代,送礼的学问也进步了,而且我认为,在全世界,我们当之无愧地对这类学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诸君身在其中,我就不多说了。
2009年6月28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wg999今日新开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红袖添香不“纯”了吗
下一篇:教育艺术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