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伯河上的罗腾堡

陶伯河上的罗腾堡

笼仗散文2025-04-07 23:39:50
夏季的一个上午,我们上了慕尼黑出发的红色火车,一个车厢里就坐了几个人。我们买的是五人的小团体票,很便宜,只要不出拜仁州即可。这是一个悠闲的旅途。我和夫人,外加一个来自湖北的英语老师一共三人成行。从慕尼
夏季的一个上午,我们上了慕尼黑出发的红色火车,一个车厢里就坐了几个人。我们买的是五人的小团体票,很便宜,只要不出拜仁州即可。
这是一个悠闲的旅途。我和夫人,外加一个来自湖北的英语老师一共三人成行。从慕尼黑到罗腾堡,需要三个小时,倒三次车,好在德国的火车时间非常准确,就算换乘车的间隔只有五分钟,我们倒车的时间也是绰绰有余,因为那里的站台号写的也很清楚,一般不会走错。
在空空荡荡的火车上,我或眺望着窗外的原野,或迷上眼睛遐想一会儿,亦或合上眼睛小憩一阵子。总之,舒坦至极。打开车窗,外面的空气非常新鲜,遥望蓝天白云,辽阔宽广。
心情愉悦,时间就流逝的很快。随着一声鸣笛,只有三节车厢的小火车便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罗腾堡。罗腾堡位于莱茵河南面支流陶伯河东岸的高台丘陵上,海拔为425公尺,周围散布着许多绿色小丘,在一片绿意盎然中,这座由城墙完整环绕、城内尽是深深浅浅橘红色屋顶的中世纪城镇,老远就吸引了人们的眼光。
我们先找到游览图,吃了点东西,就开始了一天的古城罗腾堡之旅。罗腾堡的出现在历史上的时间并不明确,但确知在12世纪时此地已建有两座小城堡,一座是皇家的居所、一座是一位伯爵的宅邸,但当时座落陶伯河畔高地上的罗腾堡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直至13世纪时,城市开始扩展,但是原有的两座城堡,却于1356年毁于一次地震中。罗腾堡今日的模样,包括外围的城墙和城内大部分建筑,就是在这场天灾之后,才陆续筑建形成。宗教改革后,罗腾堡也由天主教廷脱离,成为新教的支持者,甚至因而卷入17世纪初的三十年战争中,以致于弄得城市贫穷不堪,使其在17、18世纪时无力对城市的扩展几乎毫无进展。但是,这个城市却也因而得以完整保存中世纪的风貌。
徜徉在慵懒、静寂的城镇小巷里,谁又能知道罗腾堡经历过的灾难。那是二次世界大战中联军的猛烈轰炸,使全市陷入一片火海,而后成为一堆断瓦残垣,完全丧失其傲人的容颜。战争结束后,罗腾堡人站在陶伯河对岸、含泪看着面目全非的城市,誓言要完全恢复此地令他们骄傲的昔日模样。他们做到了,今天的罗腾堡是德国人创造的一个奇迹。由此,世人可从中了解到,这些看起来一板一眼的日耳曼民族,内心拥有的是如何澎湃的情感。
今天,一个完整的中古城堡摆在我们面前。这个一瓦一石完全依原样重建的城市,如今是德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是一个浪漫、温馨的小城。走在铺满石板的大街小巷,浏览着造型优雅迷人的各种建筑,罗腾堡真是令人流连忘返了。
这里卖风光明信片的小店很多。我喜欢这些东西,便走进去欣赏,被其中一张介绍德国旅游景点的明信片中迷住了。这张明信片上的画面是:被柔和灯光点缀的街道上,一座似积木搭成的房屋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尽管看不到行人的身影,可照片里的世界却显得分外宁静、祥和与温暖。这个像在童话世界拍摄的照片一下子就让人记住了,它就是陶伯河上的罗腾堡。我自然欣喜地挑了好几张买下来收藏。还有,这里的点心也很受欢迎,大大圆圆的摆在橱窗里,五颜六色,看着就让人眼馋,我们买来一尝,果然味道颇佳,甜而不腻。
同行的姑娘叫童芳,是我女儿的朋友介绍和我们同行的。来前她专门研究了罗腾堡。她告诉我们:从前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整个古城建在陡峭的山坡上方,除受过轰炸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罗腾堡城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从这里遭受到过攻击。延绵的陶伯河像一条玉带一样包围着古城。在此,我们沿着陶伯河沿边的小路行走,仍能看见一些以前当地人的生活痕迹,如保存完好的水力磨坊,这里的磨坊是过去谷物加工的天然动力来源。我想,如果晚上能住在小镇上,我们一定会来河边静静地倾听河水流动的声响,悉心体味这里的缠绵与神秘。
集市广场自古至今都是这座小城的中心,无论从城里哪个角落行走,只要知道方向,就肯定能走到集市广场。不知道方向也不要紧,抬头看一下,总能看到广场上市政厅高耸的塔楼。我们走到那里时,我发现广场上有一群游人仰头向上看着似乎在等着什么东西,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在等待市府大钟左右两边的小窗户打开。每天11时至15时之间的整点和晚上20时、22时整点时分,这两个小窗户里便会自动打开上演历史剧“海量酒客”的剧情场景:老市长双手抱着一只大酒杯,一口气喝光了三又四分之一的法兰克葡萄酒,与此同时,皇家步兵统帅看着他惊讶得目瞪口呆。民间传说罗腾堡市在1631年10月31日这天就要毁于一旦,因为老市长的“英勇行为”而使这个可爱的小城免遭毁城之灾。而拯救了全城的老市长因此而昏睡了三天三夜。故事虽然是杜撰,但却完全符合了德国人的豪爽性格。
我们乐此不疲地穿行在小街小巷,这里虽小,却布满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及画廊,玩具博物馆、中世纪犯罪博物馆、德国圣诞节博物馆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博物馆除了重要节日休馆外,其余时间全年开放。我觉得,这小城的本身,就是一幅精美的明信片。看那些巧克力色的半木结构房子、四周种满的鲜花,总让人觉得这一切似乎都不太真实,更像是神话的世界。最喜欢铺满整个古城的鹅卵石路,原来它们并不都是建城以来就在那儿。由于战争的原因,炮火的轰炸曾摧毁了约40%的市区,不过热爱家园的罗腾堡人很快就重建了这座美丽的城堡。其中不规则的鹅卵石是以前人们用手打造的石卵,规则的自然就是现代机器的产物了。
走在街巷里,我看见有很多水井和水池,童芳一问当地人才知道,自古以来大大小小的火灾亦使这个小城饱受风霜,由于房屋密度极高,而且都是半木结构,“火烧连城”的景象在过去时有发生。即使是现在,大型消防车也因为城门太窄而不能驶进古城,所以在大街小巷的水井或者水池到今天仍然使用。即使在旅馆房间里,也印有特别的火灾逃生路线及方法,安全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据说,中世纪时期的罗腾堡就已经成为德帝国的直辖城市,拥有独立的防卫和司法权。各项商贸活动繁荣,发展至19世纪已成为德国最富有浪漫情调的城市。我发现,这里现在仍保留着昔日的城墙,城门分别于13世纪和14世纪重新装修过。现在罗腾堡的1万多居民中,仍有8000人住在中古时期的土墙房舍中呢。这可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随便一座教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