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中国人文精神的失意

清谈,中国人文精神的失意

奥邃杂文2025-05-25 03:06:14
中国曾经走进过一个叫大跃进的年代,有经历过的人一定还记得“亩产一万斤”这样的新闻和类似特大喜报。大放卫星的荒唐事件,在那个年代,举不胜举。现在,拨开历史的沉幕,再看,除了滑稽和荒谬,就是令人忍俊不止的
中国曾经走进过一个叫大跃进的年代,有经历过的人一定还记得“亩产一万斤”这样的新闻和类似特大喜报。大放卫星的荒唐事件,在那个年代,举不胜举。现在,拨开历史的沉幕,再看,除了滑稽和荒谬,就是令人忍俊不止的错愕和汗颜。“说实话,办实事”,怎样的读解,都是可笑的自相矛盾。今天的人不仅要发问,那时的人怎么会那样的生活生存,制造出那样的社会,而且不是苟延的残喘,却是鼓足干劲,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在所有的伪装下面。虚伪还能兴趣盎然,满面春风。多么的奇怪?
今天,当不断地破读开历史蒙尘中的事实,我们无不惊愕,在无奈的人生后面隐藏着的是人性的残酷和冷漠。这样的人格扭曲,和精神的沦丧随着史无前例的文革登峰造极的发展,更加愚昧,荒唐,一发不可收拾。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在一个彪炳高举真理的年代,谎言和真理握手言欢。那是非理性的荒谬时代的滑稽戏,人们生活在谎言里还沾沾自喜,源于,一个巨大的“洗脑意识”贯穿十年的历史。美国作家索尔·贝洛说:“我们不是神,不是兽,而是高尚品质已遭破坏但良心未泯的野兽人”(《塞姆勒先生的行星》)。
一段历史规范了所有人的思想,意念,精神和灵魂,这不是伟大,而是灭绝人类向往自由的本性的暴虐行为,是对独立人格的践踏。当新一轮的朝阳冉冉升起,时光把阴霾荡涤,饱满的湿润的空气,清新的和风,伴随着一个焕然一新的时代曙光,即将照耀在绿意融融的精神之树上时,荒谬并未停止。现实依然蒙垢,洗濯还很漫长。
——精神没有因为物质的高度发展,更加透彻玲珑。希望刚刚“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像多米诺骨牌,又应运而倒。浮躁,像兴奋剂刺激着偌大的中国,后“跃进”时代悄然形成。经济泡沫化更加现实,更加了然。其涉及领域更加广泛,几乎无所不包:无论玄秘新颖的IT,还是深沉稳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机械矿山,纺织机电,化工制造等等,以及零散在社会底层的小生产小手工业者,贩夫走卒,各色人等。
向钱看!成了世俗化的口号和生活主题。在像童话故事冥蒙不定的“浮夸”经济社会里,“糜躁”的生存意识,不断地加大着政府和小市民的精神膨胀精神虚荣。加之,媒体像闪耀着绚烂姿态的霓虹灯,不失时机地取代了“公社化”的大喇叭,以更加直观,悦人眼目,形象生动,煽动人心的方式鼓噪,喧嚣,积极帮闲,不遗余力。“唯恐天下不乱”,将中国推向浮华,躁乱的不归之路。在冠冕堂皇的所谓新经济建设的磊磊功绩的外表下,却潜藏着浮萍似的轻薄和浅陋。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薄冰如履般的岌岌可危,令人忧心忡忡。
当向森林要树木的口号响彻云霄,畸形的时代用畸形的激情,失去理智地疯狂地荼毒着雅鲁藏布江上的原始森林。巍峨的水库,发电站,依次建立,给中国人带来的不过是短时间的欣喜若狂忘乎所以,而留下的却是自然毫不留情残虐地复仇。洪水泛滥,泥石流肆虐,统通又都报复给中国。
向国家报喜,向大地索煤矿。疯狂的开挖,不切实际的竞赛,现在看来,都是弱智的思维;可当年却是鲜红的理念,凯歌的气节,丰沛的精神,激动人心的革命情操。其实,都是精神失常的病态。终于,现在明白了,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过去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而人类的损失,由谁承担?时代的局限是人类的局限,时代的灾难是人类的灾难。煤矿爆炸,显出历史遗留的纰漏,而经济的持涨,鼓胀了盲目贪婪的头脑,不顾一切利益的追求的动机时刻与现实契合。这一切,看破,会发现,总有一个暗手冥冥地怂恿着堕落的继续。
虽然,巨大的经济损失,深刻地烙下了一个现实的可笑的叹息。但,在自戕的人类活动中,这样的损失,只会增加新一轮的索取,向自然向人民。我们领略荒谬,又一次接受教训,反反复复,但都不能引起人们深刻地思索和反省。因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空间里,一场运动,一个骗局,一个“洗脑”工程,永远支配着你无能为力的跟从。
好象大学扩招,将一体化意志赤裸裸地强加在群众的身上,美其名曰的教育,却是对人文素质、人文环境、人文精神地彻底颠覆和毁灭。一个“大学生生产机械”轰轰隆隆地开动起来,复制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提高产量,一时间“人有多大胆,学生多高产”的文化浮夸毫不掩饰地上演了。仿佛老剧新编,披挂着“旧貌变新颜”的幌子,却是佳酿兑水,猪肉注水,论文灌水……,一系列的华而不实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目不暇接。
人文的沦丧像妓女自甘堕落。
即使整个社会壅塞了高等教育的学子,但低劣的“教育成品”真地会光耀中国么?
一个没有人文素养的民族,真地会成为优秀的民族吗?
这时,一个中国人必有的责任心不禁要发问:如此下去,我们的民族会变成怎样?
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一叶障目,是高明?还是……
惶惑,已经无法用“茫然”一词或模棱两可的沉默作避实就虚的托词和掩饰。
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呈现灵魂,也许才是我们应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