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造之材与不可造之材

可造之材与不可造之材

棱杀杂文2025-05-20 16:59:58
我教小儿子下象棋,发现小儿子有一种心理障碍,赢得起输不起。侥幸一赢沾沾自喜,一旦输了就把小嘴一撅,悻悻不乐,或是急头怪脑,放刁耍赖。我对他说:棋艺要想进步,必须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能怕
我教小儿子下象棋,发现小儿子有一种心理障碍,赢得起输不起。侥幸一赢沾沾自喜,一旦输了就把小嘴一撅,悻悻不乐,或是急头怪脑,放刁耍赖。我对他说:棋艺要想进步,必须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能怕输。要敢于向高手挑战,积极向高手学习,在失败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你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由这件事我想到这样一个话题:什么是可造之材,什么是不可造之材。下棋要靠天资,靠悟性,但我觉得,天资悟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那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虚心大胆、从善如流、开拓进取、勇于革新的精神,乃是走向进步的第一要著。
这就是心理学中讲的非智力因素了,我认为在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具价值,尽管智力因素也非常可贵。而在许多的非智力因素中,我想,从善如流是最具价值的一种品质,是重中之重。其它的一些优良品质,诸如意志、毅力等,都可培养——只要他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为此,我认为:能够从善如流的,就是可造之材,不能从善如流,固执己见、抱残守缺、墨守成规、夜朗自大,拒绝一切新生事物的人,怕是没有希望的。别人的好心,别人的正确意见,对他来说是风吹不动,针扎不进,他只能是朽木一块,那就是不可造之材。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我们任何人都难免有缺点和错误,这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断纠正,不断自新,人生就会日臻完善。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但个人的认识水平毕竟有限,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缺陷和错误,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时就有必要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俗语讲:“听人劝,吃饱饭”,也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别人的批评意见未必就是正确的,那你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仔细倾听一下别人的声音,分析分析他说得有没有道理,那些有助于自己进步,那些是给自己备的瞎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舍之”,这样总不会有什么坏处。何必像阿Q一样一听别人提到自己的癞疮疤便火冒三丈,止增别人的笑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尧舜尚问政于黎民,这些大圣人都对别人的批评意见这样重视并亲身躬行,我们这此区区小百姓,还有什么臭架子放不下呢?
所幸我的小儿子在这一点上还是不错的,在我批评他的时候感到内疚和惭愧,显然是接受了我的批评。这一点使我感到高兴——即使他的智力水平一般,也仍然是可以造就的材料!

标签
相关文章